瑞士各政黨提出了不同的論點。
路蘭指出,對香港影響最大的反而是疫情,過往三年香港應對疫情的措施、隔離政策難以觸模,令不少外資卻步, 甚至考慮離開。除了社運、國安法及疫情之外,香港作為金融中心仍有一些隱憂,作為中國市場的門户,香港與中國經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,中國經濟近年增長速度減慢,路蘭認為對香港確實有一定的影響,然而,其他因素可能更加值得留意,「包括台海局勢、中美關係、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動、美息以及匯率等等。
至於上海,早在1930年代的時候,已是當時遠東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所在,也曾是亞洲最重的金融中心之一。而上海則是後起之秀,雖然資本不能自由流動,因而限制發展,但中國一直是外資的目標市場,令上海仍有發展成金融中心的資本。文:Chloe Cheung 去(2022)年,《經濟學人》刊登了以香港、新加坡、上海「三城記」作比較的文章,以探討三個亞太金融中心之間的爭奪戰目前正愈演愈烈,過去香港的地位可見於「紐倫港」這稱號上,僅次於紐約及倫敦之後,然而文章結論認為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漸褪色,未來外國投資人的在亞洲市場的佈局上,可能會演變成為選擇上海作為中國的據點,而新加坡則是其他亞洲業務的據點新加坡作為後起之秀,路蘭認為政治環境穩定,加上配合多項有利於外資經營的措施,新加坡人的言語能力又高,不少人能以華語或英語流利溝通,這種有效的溝通,亦有利於外資在當地經營業務。金先生説,新加坡過往在外匯上的優勢較香港強,香港則在企業融資方面較有優勢,尤其是在企業首次上市方面,過往香港吸引了不少企業、尤其是中資企業來港上市,有關企業規模大,香港不論在地域或融資規模上都較有優勢,而選擇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往往以印尼、越南及馬來西亞等鄰近東南亞國家為主。
不過,熟悉金融市場的人都會知道,資金對地緣政治最敏感,談到資金流向,從事資產管理行業多年的金先生就已經看到資金開始走向新加坡。文:Chloe Cheung 去(2022)年,《經濟學人》刊登了以香港、新加坡、上海「三城記」作比較的文章,以探討三個亞太金融中心之間的爭奪戰目前正愈演愈烈,過去香港的地位可見於「紐倫港」這稱號上,僅次於紐約及倫敦之後,然而文章結論認為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漸褪色,未來外國投資人的在亞洲市場的佈局上,可能會演變成為選擇上海作為中國的據點,而新加坡則是其他亞洲業務的據點。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則表示,他們在3月25日至3月26日間,從58艘遇險船隻上救出了3300名移民,大多數救援,是由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船隻進行。
FTDES官員阿默爾(Ben Amor)表示,大多數逃離突尼西亞,前往歐洲的非洲人來自象牙海岸、迦納、馬利、蘇丹、查德、尼日、奈及利亞和布吉納法索。房東和雇主也將他們趕出房屋和工作崗位,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因為幫助非法移民而被懲罰。而今年1月已有28名移民死亡或失蹤。3月7日,突尼西亞的非法移民遭突國政府遣返,準備搭上遣返班機回國|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突尼西亞的排外情緒在今(2023)年達到高峰。
該地官員表示,光是3月26日就有2500名移民抵達蘭佩杜薩島,創下歷史新高,對於如此多的移民抵達,官員表示他們感到不知所措。不過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突尼西亞,在2019年適逢經濟危機不斷惡化,以及國內政權日益專制、排外、仇視黑人的情況下,對這些非洲移民並不歡迎。
在另一起事件中,一艘漁船沉沒後,官員們在距離突尼西亞海岸約36英里的地方找到了19具屍體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2022年全年,突尼西亞死亡及失蹤的移民人數為65人。近期從突尼西亞移民至義大利的人數遽增,原因主要是突國政府加強逮捕非法移民的力度。
非裔移民在突國,面臨被石頭攻擊,財產遭到破壞的危險。結合《BBC》、《CNN》與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突尼西亞海岸警衛隊指出,3月26日,三艘試圖從突尼西亞穿越地中海,前往義大利的船隻,在突尼西亞海岸沉沒,造成至少29名移民死亡、超過60人失蹤,有11名移民成功獲救。2月,突尼西亞總統賽義德(Kais Saied)將突國國內許多暴力和犯罪行為,歸咎於「成群結隊的非法移民」,並提出了陰謀論,指責該國移民參與了一個陰謀,目標是將突尼西亞轉變成純非裔民族國家,與阿拉伯和伊斯蘭文化脫鉤。然而,隨著利比亞逐漸加強制裁移民的力度,移民轉而將鄰近利比亞的突尼西亞,作為新的中繼站。
為何近期移民人數暴增?結合《BBC》、《CNN》與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多年來,撒哈拉以南和西非地區的許多人,因為國內的動盪和貧窮,試圖逃至北非,再通過海路穿越地中海前往歐洲,尋找遠離衝突和貧困的安全住所。3月25日至26日間也累積了至少29名移民死亡與60人失蹤。
3月22日至24日期間,突尼斯海岸警衛隊指出,他們已經攔截79個非法移民船隻,並逮捕了近3000名移民,這些移民幾乎全部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西非國家而今年1月已有28名移民死亡或失蹤。
移民增加引起西方國家憂心,各國認為應先解決突國經濟問題遽增的移民潮引起西方國家擔憂,義大利總理梅洛尼(Giorgia Meloni)即在3月24日警告:「歐洲面臨著大批難民湧入其海岸的風險。此外,官員也在南部沿海城市斯法克斯附近的一艘漁船上,找到了2具屍體。根據聯合國的數據,截至3月19日,2023年經海路抵達義大利的約2萬名移民中,有1萬2000多人是從突尼西亞啟航,高於去(2022)年同期的1300人。接下來幾週,突尼西亞政府加大圍捕沒有居留證件的非洲移民,人權組織指出,當地的反黑人暴力和仇外事件增加,網路上的種族主義言論也極端化。為何近期移民人數暴增?結合《BBC》、《CNN》與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多年來,撒哈拉以南和西非地區的許多人,因為國內的動盪和貧窮,試圖逃至北非,再通過海路穿越地中海前往歐洲,尋找遠離衝突和貧困的安全住所。FTDES官員阿默爾(Ben Amor)表示,大多數逃離突尼西亞,前往歐洲的非洲人來自象牙海岸、迦納、馬利、蘇丹、查德、尼日、奈及利亞和布吉納法索。
不過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突尼西亞,在2019年適逢經濟危機不斷惡化,以及國內政權日益專制、排外、仇視黑人的情況下,對這些非洲移民並不歡迎。2月,突尼西亞總統賽義德(Kais Saied)將突國國內許多暴力和犯罪行為,歸咎於「成群結隊的非法移民」,並提出了陰謀論,指責該國移民參與了一個陰謀,目標是將突尼西亞轉變成純非裔民族國家,與阿拉伯和伊斯蘭文化脫鉤。
在另一起事件中,一艘漁船沉沒後,官員們在距離突尼西亞海岸約36英里的地方找到了19具屍體。結合《BBC》、《CNN》與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突尼西亞海岸警衛隊指出,3月26日,三艘試圖從突尼西亞穿越地中海,前往義大利的船隻,在突尼西亞海岸沉沒,造成至少29名移民死亡、超過60人失蹤,有11名移民成功獲救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則表示,他們在3月25日至3月26日間,從58艘遇險船隻上救出了3300名移民,大多數救援,是由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船隻進行。
突尼西亞因為經濟狀況不佳,一直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救助談判,然而談判已停滯數月,部分原因是美國要求賽義德進行政治改革、民主化以換取金融救助。根據社會和經濟權利論壇(FTDES)的數據,今年前三個月,突尼西亞海岸警衛隊阻止了1萬4000多名移民乘船出海,高於去年同期的2900人。新聞來源 At least 28 migrants die as boats sink off Tunisia(CNN) Tunisia migrants: At least 29 die off coast(BBC) Tunisia says dozens killed as three ships sink in Mediterranean(The Washington Post)延伸閱讀 地中海難民專文(一)他們以為海的那方就是希望:八條路闖地中海,數十萬偷渡客的「天堂路」 地中海難民專文(二)該擋、該救還是該遣返?歐盟國家面對非法移民的n種困境 突尼西亞總統強推新憲法擴權,連修憲委員會都沒看過的草案將由公投定勝負 歐盟為難民議題緊急開會:義大利新政府拒收、梅克爾被同盟威脅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3月7日,突尼西亞的非法移民遭突國政府遣返,準備搭上遣返班機回國|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突尼西亞的排外情緒在今(2023)年達到高峰。
非裔移民在突國,面臨被石頭攻擊,財產遭到破壞的危險。2022年全年,突尼西亞死亡及失蹤的移民人數為65人。
3月25日至26日間也累積了至少29名移民死亡與60人失蹤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(Antony Blinken)則表示,突尼西亞迫切的需要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達成救助協議。
近期從突尼西亞移民至義大利的人數遽增,原因主要是突國政府加強逮捕非法移民的力度。3月22日至24日期間,突尼斯海岸警衛隊指出,他們已經攔截79個非法移民船隻,並逮捕了近3000名移民,這些移民幾乎全部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西非國家。
該地官員表示,光是3月26日就有2500名移民抵達蘭佩杜薩島,創下歷史新高,對於如此多的移民抵達,官員表示他們感到不知所措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房東和雇主也將他們趕出房屋和工作崗位,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因為幫助非法移民而被懲罰。」她也指出突尼西亞的金融不穩定可能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。
然而,隨著利比亞逐漸加強制裁移民的力度,移民轉而將鄰近利比亞的突尼西亞,作為新的中繼站本文經職場熊報Bear Times授權刊登,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不只公司面試你,你也要好好面試公司:6個面試時你該問的問題 返鄉媽媽求職記:找份兼顧家庭、不勞動長輩的工作好難啊 當面試官問出這四種「地雷問題」,求職者要當心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原PO當下反問提供家庭資料原因,沒想到面試官卻回「擔心父母年紀太大,未來可能需要常請假」,更認為原PO不寫代表「沒有企圖心」,這理由令其相當無言。有些公司也會在面試時要求應徵者提供身分證、良民證(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書)等文件,若只是單純核對身分則無問題,但因文件上也有婚姻狀況、父母姓名、犯罪紀錄等資料,一旦提供相關資料也都會被蒐集,這些屬於就業隱私資料仍需小心蒐集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若有必要蒐集時,也必須說明原因(必要性),先經過求職者同意,並告知蒐集資料與公司經營、應徵職缺的關聯性(合理性)才能合法蒐集,並非請求職者簽了「個人資料蒐集、處理同意書」就能免責。